我们黔南都匀有位做茶人
太厉害了
5月4日登上了《人民日报》
你知道他是谁吗
他为啥能够登上《人民日报》
我们一起看看
原文如下:
在超过200摄氏度的铁锅里炒了40多年茶,这双手看起来格外厚实,微微泛红,感受不到高温似的,却把最柔嫩的茶青护得精细,用6.6万个芽头做出一斤好茶。
这双手的主人叫张子全,贵州都匀毛尖镇人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。“坐山吃山,人和茶是有感情的。”他说。
祖祖辈辈的手艺,我应该做下去
张子全和茶的感情,要从7岁讲起。那年,张子全跟着爷爷上了山,采茶炒茶让他痴迷。“好想跟着炒呀。但是炕有一米多高,我人还不如炕高,只能帮忙捡柴烧火。”张子全回忆。到了12岁,身高终于够了,他迫不及待地炒了第一锅茶,从此和这门手艺形影不离。
都匀毛尖又称“细毛尖”“鱼钩茶”,色泽翠绿,白毫显露,形状卷曲,汤色清澈,好看又浓郁。“做出这独特的外形和味道,得靠祖祖辈辈留下的绝技。”提起手艺,张子全总是情不自禁地微抬下巴,满是自豪,“70年代,到了赶场天,家里人就自己炒了担去卖,那时候别人家的卖3块一斤,我家的就能卖到6块一斤。”
有一次,村里的同龄人准备一同外出务工,张子全甚至已经买好了火车票,最终又变了想法。“虽然只能在别人的茶企炒茶,我还是想留下来,这是祖祖辈辈的手艺,我就应该做下去。”
坚守不会亏待手艺人。张子全那时的梦想——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山,终于在2008年实现了。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两口子就这么一锄头一锄头折腾了3个多月,硬是把家后面的荒山变了样,种上了30亩茶树。在政府支持下,一年后,茶园就扩展到380亩。
现在的张子全不仅是个手艺人,还带领十里茶香合作社由2009年初的6户抱团,发展到38家入股。春风至,开茶日,300多人同采茶,壮观又温馨。
1斤茶青炒出2.5两茶,半两也不能差
独门绝技,从开春采茶青就有讲究。张子全家的箩筐刚好能装下1—2斤芽青。容量是经过计算的,既够一个人采上一天,也不会因芽青太多而互相挤压,以保证品相。
经过摊青,筛选出的茶青就可以分锅了。一次放太多会受热不均,放太少又容易糊。一锅一斤,不多不少,等候下锅。杀青时,锅温先烧到200—300摄氏度。温度不同,香型不同,控温则全凭手感。一把茶青下锅,鲜嫩的芽和高温碰撞,“噼里啪啦”作响。手可不能闲着,抓起,扬高,洒下,再抓起……手速要快,翠绿的茶青翻腾,让人眼花缭乱。约5分钟后,张子全捏了捏手中温热的茶青,不再蓬松散乱,“实了。”
接着,锅温下降到80—90摄氏度,张子全开始聚精会神地揉捻。20分钟后,他的手劲有所变化,轻—重—轻,仿佛在跟着音乐律动。鱼钩一样的弯弯就做成了。
提香提毫是关键一步。加上一把火,锅温迅速上升。记者靠近锅边,手被烫得收了回来。张子全的双手则在锅中上下翻滚,明显加快了速度,目光盯在锅中,一秒也不离开。
经过最后烘干,都匀毛尖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。“1斤茶青应该炒出2.5两,炒出3两,那是偷工减料,只炒出2两,说明技术不到家。”张子全说。
“不准偷工减料,不准弄虚作假,不准抽烟喝酒。”严格遵守家训,张子全把都匀毛尖技艺传承发扬,也用这份手艺带动家乡发展。
“明天都匀职校的20多个学生来参观学习。我不收费,只要是真心喜欢做茶,我都教给他们,只希望一代又一代,都会做茶。”张子全说。